“312”经络锻炼法 经络通,则百病不扰。因此,疏通全身经络,是强身健体的关键。 “312”经络锻炼法是运用三种中医医疗健身方法,即通过穴位按摩、腹...
进入5月份,榴莲大量上市,价格跳水,不少人盼望着实现“榴莲自由”。作为“水果之王”,榴莲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养生价值也不容小觑。 广东人常道“一个榴莲三只...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意思是说,气血是生命的根本,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运转的机器,气血就是最根本的动力。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最耗气血,调...
雨季湿气重,中医认为,湿气主要靠脾胃的运化才能代谢,但脾有喜燥而恶湿的特点,多雨时节湿气一重,脾胃运化不及,容易堆积体内,出现水湿困脾的情况,而且春天风大,...
今日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5月21日左右,太阳黄经位于60度。“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丝瓜的季节。这种翠绿的小瓜非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炎热天气中的出汗与口渴,更是一味难得的中药! 夏季第一瓜:丝瓜 丝瓜功效 保护心血...
鲫鱼是一种淡水鱼,人们常用它做家常菜。俗话说:鱼的骨刺越多,肉质越是鲜美,一点不假。它虽然骨刺多,但是其肉质细嫩,鲜美而不腻,略带甜味,广受人们喜爱。 然...
最近南方下雨较多,环境中的湿气越来越重,人体内的湿气也很难排出。此时,如果饮食生活不加注意,身体内热和湿气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湿热体质,容易造成脘腹胀满、胃...
已经进入小满节气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今年入夏以来,少了闷热感,雨水异常充沛,大多数时间都是清凉潮湿,雨后湿冷,有时得穿上长袖风衣才行。 这恰好印证了五运...
豆类家族种类繁多,大部分人只知豆类是生活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却不知它们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从中医角度看,豆类多性平、有化湿补脾之功,对脾胃虚弱的人尤其...
才刚刚进入初夏,有些身体差的人就已经感到神疲力乏、心血动力、津液不足了。 立夏后,夏通于心,心气渐强,心属火,心火旺盛,易使心火上炎,人容易心神不宁、睡不...
我们都知道,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免不了会有出汗的情况。但是有些人会觉得汗水黏黏的,有异味,还会弄脏衣服,出汗的时候人也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
现代生活节奏较快,学生学习压力大,上班族工作繁忙。工作日期间睡眠不足。而每逢周末,很多人都趁着这样的机会满足一下自己的“觉瘾”,睡到太阳晒屁股也舍不得起床。...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人们容易感到胃脘胀闷不适,此时可用紫苏嫩叶做汤做菜食用,有行气和胃的功效。 紫苏可是药食两用的好物,新鲜的紫苏叶味道浓烈,可凉拌做沙拉,...
走几步路气喘吁吁,天稍冷就手脚冰凉,从早到晚无精打采……很多当代人都进入了“身体虚”的状态。 在中医看来,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多数人的身体处于疲惫状态...
顺时养生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核心之一,夏天湿热为多,所患疾病也与气候密切相关,故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也多从健脾利湿、清解暑热入手。下面介绍夏季常见的四类疾病及日常...
进入立夏节气后,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开启由春“生”到夏“长”的新篇章。有句谚语叫“入夏无病三分虚”,在夏季,究竟身体哪里会虚呢,一起来了解。 01 夏季...
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是生命之本,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进入夏季,人的阳气活动逐渐旺盛,夏热皮肤开泄,加之乘凉饮冷,容易损伤阳气。 ...
春末夏初,“人间四月芳菲尽”,芍药花却开得满山遍野,烂漫于五月。 芍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花兼具色、香、韵三者之美,古时称之为爱情之花。早在《诗经...
午时指11-13时之间的时段,正如《说文解字》所言,午有“阴气逆阳,冒地而出”之意,古代也有“午时一阴生”的说法。 在自然界,午时阳气由盛至极、阴气初生渐...
“桓仁山参”为中国中医药健康产业赋能助力为全面践行健康中国战...
近日,市药监局第五分局作为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积...
新华社纽约9月25日电(记者 尚绪谦 徐静)当地时间9月...
联合国9月24日电(记者 夏林、孙奕)当地时间9月24日...
新华社联合国9月23日电(记者 夏林、孙奕)当地时间9月...
9月21日至24日,国家药监局分别在北京市、湖北省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