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动态网!

顺时食养,常备5款膳食菜谱,为冬季能量封藏做准备

时间:2025-09-28 20:03:41作者:佚名

  《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时节,昼夜等长,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进入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此时天地间的“凉”与“燥”日益明显,“收”的趋势已然确立。

  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秋燥最易伤肺,耗损津液。广东省名中医、岐黄学者、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提醒,“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分是养阴、收敛的绝佳时机,为冬季的能量封藏做好准备。此时养生的总纲领是滋阴润燥、收敛神气。

  那么,秋分时节我们应如何顺应天时,做好身心调养,安然度过这“多事之秋”?有哪些养生方法与食疗药膳能帮助我们防秋燥、平心态呢?

  

  

  平稳度秋,牢记“三防”

  秋季气候由热转寒,燥气当令,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要想安然度秋,尤其要注意“三防”。

  

  01

  一防:秋燥伤肺,耗伤阴津

  秋分后,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低,人们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涩、干咳少痰等“秋燥”症状。此时若再贪食辛辣煎炸之品,如辣椒、花椒、烧烤等,会助燥为虐,加重对肺脏和津液的耗伤。

  养生应以滋阴润肺为要。饮食上宜多选择梨、银耳、山药、蜂蜜、百合、甘蔗等甘润之品。正如古人所言“燥者润之”,通过饮食濡养脏腑,是对抗秋燥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要保证充足饮水,小口、多次、温饮为佳,以维持水液代谢平衡。

  

  02

  二防:秋悲伤神,情志不畅

  秋季草木凋零、日照减少,自然界的萧瑟景象容易引人伤感,产生“悲秋”情绪。中医认为,肺在志为悲,过度的悲忧情绪会损伤肺气,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导致气机不畅,抵抗力下降。

  此时应主动收敛神气,保持乐观。可多参与户外活动,如登高望远、散步慢跑,以舒展心胸,吸收天地清肃之气。也可培养一些安静的爱好,如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静坐冥想等,帮助内心回归平和,使神志安宁,从而“使肺气清”,顺应秋季收敛之态。

  

  03

  三防:寒凉渐侵,胡乱“贴膘”

  秋分后,气温日渐走低,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应注意适时添衣,尤其要护好腹部、颈部和脚部,防止寒邪入侵,引发感冒、腹泻或关节疼痛等问题。

  此外,很多人一入秋就急于“贴秋膘”,大量进食肥甘厚腻之品。但此时夏季的暑湿之气尚未完全消退,脾胃功能尚在恢复期。若过食肉类,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正确的“贴秋膘”应循序渐进,以平补、润补为宜,如莲藕、山药、鸡汤、鱼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至于滋腻碍胃。

  

  

  顺时食养,常备5款膳食菜谱

  秋分养生,当以“滋阴润燥,少辛增酸”为原则。饮食上宜多食甘润之品,以养肺润燥;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等,以收敛肺气。

  以下推荐几款家常食养方,帮助您和家人润燥养生。

  

  1、雪梨炖百合

  【材料】

  雪梨1个,鲜百合15克,南杏仁5克,冰糖适量。

  【做法】

  (1)百合、南杏仁用温水洗净;雪梨洗净,从顶部约三分之一处切开为盖,挖去梨核。

  (2)将百合、南杏仁、冰糖、适量的水一同放入梨心内。

  (3)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放入炖盅,隔水小火炖1小时,至梨肉软烂即可。

  【点评】

  (1)菜品特点:

  此为经典的润肺止咳食疗方。雪梨甘寒,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南杏仁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共奏滋阴润肺、止咳平喘之效,口感清甜,尤其适合秋燥引起的干咳无痰、咽喉干痒、声音嘶哑的人群。

  (22)小贴士:

  风寒感冒或痰湿内盛(痰多清稀)者不宜食用。

  

  2、银耳木瓜汤

  【材料】

  干银耳半朵(约15克),成熟木瓜半个,冰糖适量(或蜂蜜)。

  【做法】

  (1)银耳用冷水泡发约1-2小时,待完全舒展后,去除根部黄色硬结,撕成小朵。

  (2)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块。

  (3)将银耳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至银耳软糯、汤汁浓稠。

  (4)加入木瓜块和冰糖,继续煮10-15分钟,待木瓜稍软、冰糖融化即可。

  【点评】

  (1)菜品特点:

  此羹品是秋季润燥的绝佳选择。银耳被誉为“菌中燕窝”,性平味甘,归肺、胃、肾经,能滋阴润肺、益气和血,对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口干咽燥有极佳的濡养作用。木瓜则能健脾和胃,帮助消化。此羹汤色清亮,口感滑润香甜,既能润肺生津,又能养护脾胃,是典型的“甘润”养生佳品。

  (2)小贴士:

  脾胃虚寒、易腹泻者不宜过量食用。挑选木瓜时,宜选择成熟度高的,其味更甜,润养效果更佳。

  

  3、山药百合南瓜粥

  【材料】

  铁棍山药100克,干百合20克,南瓜15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大米、百合提前浸泡30分钟;山药、南瓜去皮切小丁。

  (2)锅中加水烧开,放入大米和百合,再次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

  (3)加入山药丁和南瓜丁,继续熬煮20-30分钟,期间不时搅拌,直至粥体粘稠、食材软烂即可。

  (4)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量冰糖或盐调味。

  【点评】

  (1)菜品特点: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此粥色泽金黄,口感软糯香甜,集健脾、润肺、养胃于一体。对于秋季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的人群尤为适宜,是一款温和的平补佳品。

  (2)小贴士:

  糖尿病患者食用时应注意控制南瓜和总食量。有腹胀、便秘情况者不宜过多食用。

  

  4、板栗烧鸭

  【材料】

  鸭半只(约500克),新鲜板栗200克,生姜4片,大葱1段,冰糖15克,料酒2汤匙,老抽1汤匙,生抽2汤匙。

  【做法】

  (1)鸭子斩块,冷水下锅,加入1汤匙料酒和2片姜,焯水后捞出洗净。板栗划十字口,煮5分钟后捞出,趁热剥去外壳和内皮。

  (2)热锅少油,放入姜片、葱段爆香,下入鸭块,中火煸炒至鸭皮出油、表面微黄。

  (3)加入冰糖、剩余的料酒、老抽、生抽,翻炒至鸭块上色均匀。

  (4)倒入足量开水,没过鸭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盖慢炖40分钟。

  (5)加入板栗,继续炖煮20-30分钟,至鸭肉酥烂、板栗软糯。

  (6)最后开大火收汁,待汤汁浓稠即可出锅。

  【点评】

  (1)菜品特点:

  鸭肉性凉,是秋季滋阴润燥的佳品,能补虚劳、养胃生津。板栗性温,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能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此菜将鸭之滋阴与栗之温补相结合,实现了“平补”,既能滋养身体,又不易上火,是秋季“贴秋膘”的理想菜肴,特别适合体虚、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的人群。

  (2)小贴士:

  煸炒鸭肉时要充分,逼出多余油脂,菜品才不会油腻。痰湿体质、内有湿热或正在感冒者不宜食用。

  

  5、蜂蜜柚子茶

  【材料】

  柚子1个,蜂蜜500克,冰糖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柚子用食盐在表皮反复搓洗,去除果蜡,再用清水冲净。

  (2)用削皮刀刮下最外层的黄色果皮,尽量不带白色部分,然后切成细丝,用淡盐水浸泡1小时以去除苦味。

  (3)剥出柚子果肉,撕成小块备用。

  (4)将处理好的柚子皮丝、果肉和冰糖一同放入锅中,加入一小碗清水,中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约1小时,期间需不停搅拌,直至水分收干,呈粘稠膏状。

  (5)将熬好的柚子膏盛出,完全放凉至室温后,拌入蜂蜜,搅拌均匀。

  (6)装入无水无油的密封罐中,冷藏保存。食用时取1-2勺,用温水冲泡即可。

  【点评】

  (1)茶饮特点:

  柚子味甘酸、性寒,能润肺清肠、理气化痰。蜂蜜甘平,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此茶饮集柚子的清香与蜂蜜的甘润于一体,不仅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不适、干咳少痰,其酸甜的口感和清新的香气还能疏肝解郁,有助于排解“秋悲”情绪。

  (2)小贴士:

  熬煮柚子皮时白色内膜一定要去除干净,否则会很苦。冲泡时水温不宜超过60℃,以免破坏蜂蜜的营养成分。脾胃虚寒、易腹泻者不宜多饮。■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7787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动态网 bjdt.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