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动态网!

北京培养医师科学家 用系统科研解决临床痛点

时间:2025-09-29 00:27:09作者:佚名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22日,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的首批30名学员领到了红色的结业证书,第二批50名学员也领到了蓝色的入选证书。为了培养兼具高水平临床能力和系统科研素养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北京去年正式启动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入选的医生在一年的脱产培训中,怎样把临床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凝练成科研课题,又如何将研究成果实现临床转化,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去年正式启动。该计划面向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首批选拔30名临床经验丰富、有较好科研基础的青年医生,在高水平导师的指导下,在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为期一年的系统性科研训练。

  首批医师科学家之一白云洋的课题来自他在北大口腔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发现——口腔种植中常用的钛及其合金材料可能导致炎症反应。他的导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游富平介绍:“用过钛颗粒植入的患者,很多年后会发现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牙龈红肿等炎症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种植体脱落。白云洋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些长期炎症会不会和钛种植体磨损产生的微小颗粒相关?这个临床猜想成了我们项目的起点。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从临床数据入手。我们一起梳理了近5年科室内120例种植体并发症的案例,发现了62%的患者种植体周围中钛颗粒的出现量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这一数据让研究方向更明确了——围绕钛颗粒如何激活异常的炎症反应展开探索。正是这种紧扣临床实际的切入点,让这一项目初步具备了解决问题的价值,也让白云洋充满了探索的动力。”

  通过医师科学家培养项目的双导师制,北大口腔医院院长邓旭亮作为临床导师,建议白云洋重点关注钛颗粒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而基础导师游富平就带他攻克技术难题,找到研究方法。

  游富平表示:“这种临床定方向、基础挖机制的双导师协作,让项目少走了大量弯路,也让白云洋快速掌握了跨领域研究的思维和方法。他后来在论文中提出了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降低钛颗粒种植体周围炎的策略,为临床指明了方向,这篇论文也得到了及时发表。我们还申请了一项专利,白云洋也能够独立领导科研团队展开后续的临床转化研究。”

  另一位医师科学家,北京天坛医院的聂曦明则结合急重症脑血管病监护的临床困境,研究通过多模态监测信息融合等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警。

  聂曦明说:“初步纳入的96例病人当中,有12例病人出现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我们大致在其中8例病人都能够提前30分钟进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警,平均提前5个小时。5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临床已经非常有价值了,我们可以做很多相关操作。”

  聂曦明介绍,这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已经在学术期刊发表,并申请相关专利,据此开发的基于多模态监测信息的神经重症智能监护及预警平台已经在北京天坛医院安装。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介绍,首批医师科学家的培养经费由北京市财政、学员派出单位和学员共同出资,其中学员不超过总经费的4%。首批30名学员共凝练出69个高质量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方案,22名学员新获科研项目支持。2025年,第二批培养对象扩大至50名在京三级公立医院符合条件的优秀医师,覆盖29家医院,涉及的一级专业在首批的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医学影像科和中医科之外,又新增了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和传染科。首批10名优秀学员还获得滚动支持。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表示,临床医生处在发现临床痛点、卡点,提出临床问题的最前线,而要把临床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再解决科学问题,还存在不小的鸿沟,医师科学家计划就是在这道鸿沟上搭建重要的桥梁。

  王嘉东说:“我们并不期待他们在一年之内就能取得重大的一个成果,而是期待他们在更远期更长远的未来,能够把真正在临床面临的难题变成科学问题,予以回答,予以解决。”

  目前,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有5家基础研究培养基地,包括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昌平实验室、清华大学医学院和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临床研究培养基地设在北京天坛医院。为了提升学员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能力,在第二批学员今年9月至12月的课程表上,既有如何“凝练研究方向、做好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现场的管理与数据核查”“大语言模型与临床科研实践”,也有“如何促进成果转化”和“如何避免科研的无意造假”。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表示,北京在国内率先开展政府主导的医师科学家培养试点,要将首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并破解职业成长路径、支撑保障等难题。

  钟东波指出:“北京集中了最宝贵的科技人才和医疗资源,也具有全国最密集的疑难重症患者群体,最集中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未解决的临床问题。资源就是责任,优势就是使命。北京必须要支持医学科技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变成创新优势,为我国医学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北京发现、北京方案和北京标准。”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mtjj/202509/t20250924_42096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动态网 bjdt.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