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讯 (记者 吴倩 黄镝)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9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分时节养生保健、心血管疾病防治、科学用药、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等健康知识。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黄欲晓主任医师指出,今年秋分呈现燥湿交织的特点,对人体健康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由于干燥,人体会出现口鼻不适等症状,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多发;另一方面,湿气会影响脾胃功能,加上秋季早晚温差大,导致人体容易出现腹泻症状。对此,秋分时节养生保健不仅要润燥,还要注重保护胃肠功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马文君主任医师强调,秋分时节,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当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血管会随之收缩和舒张,不仅会增加心脏负荷,而且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而言,血压波动会显著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发生风险。因此,防护策略要着重注意动态保暖,用多层、薄款的“洋葱式”穿衣方式来应对温差;重点关注“清晨血压”,即早晨起床之后1小时内,在排尿以后,还未服药的情况下进行血压测量;注意择时运动,而且要注意充分热身。
中国疾控中心韩俊研究员指出,秋季天气转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期,流感是其中之一。我国会结合全国的流感监测数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发布的流感疫苗株推荐意见,调整当季流感疫苗的组分,让疫苗能够与当年的流行株抗原性尽可能匹配,从而更好地预防流感。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