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冬奥组委驻地举行的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中,北京市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教练员彭园园作为第二棒火炬手借助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成功地完成了火炬传递。
要想将外骨骼机器人佩戴到肢体上,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接受腔,接受腔包容肢体并连接着外骨骼机器人,起到包容残肢、连接外骨骼机器人以及悬吊的重要作用,这才能使火炬手稳稳的握住火炬并进行传递。辽宁省优抚医院康复辅具中心负责此次上肢假肢接受腔的设计与制作工作,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共同完成了协助火炬手传递火炬的任务。
该接受腔对传感器模块放置位置、机械肘关节距离等要求非常严格,精度达到了毫米级。在有限的长度中,既要合理分配传感器位置、解决假肢悬吊问题,还要确保在传递火炬慢跑的百米路程中假肢接受腔可以同时承受外骨骼机器人和火炬的重量以及保证火炬手穿戴的舒适度,省优抚医院假肢技师以多年的专业经验,结合火炬手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多版装配方案,经过多次调整,最后确定了最佳方案,在时间紧、难度高的情况下,按时制作出了火炬手穿戴舒适、科研技术人员满意的接受腔。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