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对人群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都在时刻威胁着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我国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是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法》关于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为: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按其致病因素主要可分为化学性因素、有毒动植物因素,霉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因素,以及寄生虫因素等。
食源性疾病主要造成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某些特定微生物,可能引起特定的疾病。如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孕妇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后,能引起胎儿感染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而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中毒,会使人全身肌肉麻痹,甚至导致死亡。此外,食源性疾病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资源占用及费用、误工误学、劳动力丧失等。在贫困地区,还会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研究显示,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但真正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情况。据估计,发达国家的漏报率高达90%。而发展中国家达95%以上。
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安全五要点:①保持清洁②生熟分开③做熟④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⑤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
推荐大家观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制作的“不可忽视的食源性致病菌”动漫视频,每个短视频为1~2分钟,可以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官网上找到!推荐大家观看!
做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就基本上能够避免食源性疾病,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关注健康,从食品安全开始,希望大家都能安安全全、健健康康!
(转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
生命科学领域是体现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典型学科,也是目前我国在...
1月25日,2025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监管工作,保障消费者用妆安全,太原...
为进一步推动药品监管制度和手段的创新,强化科研对监管工作...
近日,扶绥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电子处方流转系统平台建设...
记者近日从泉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