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的总体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领卫生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民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病有所医,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卫生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国中上水平,并进一步提高。
一是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末,实现全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继续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力争有所提高,全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76岁。
二是卫生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末,实现全省卫生资源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数达到4张,每千人口医生达到1.8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达到2.07人。
三是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十二五”期末,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3610万人,参保率达95%以上,其中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
四是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效益显著的医疗服务体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矛盾。在农村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服务网络;在城市建立和完善以三级医院为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门诊部、诊所等为补充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五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完成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和采供血五个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重点加强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标准达到40元以上,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六是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较好地控制重大传染病发病,传染病总发病率继续保持平稳态势。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2万人以内;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8万人以上;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人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逐年下降,控制在1%以下。
七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重点控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建立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作机制,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推广有效防治模式,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十二五”期末,实现主要慢性病病人全面连续的健康指导与管理,全省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6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85%以上。
八是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投入责任,努力缓解全省居民“看病贵”问题。到2015年,在全省卫生总费用结构中,力争个人支出部分下降至28%。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