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5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为有效减少因早产而导致宝宝生命和健康的问题,帮助家长们进一步解决早产儿在成长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呵护早产儿宝宝的健康成长,当日上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早产儿之家在医院门诊2楼新生儿科诊室开展了“2021年世界早产儿日——大手牵小手”主题公益活动。因疫情原因,今年参与早产儿日活动对象是当天来新生儿门诊随访的20多个早产儿宝宝。
活动伊始,右医附院新生儿科主任梁玉美教授和护士长林梅主任护师带领新生儿科早产儿之家医护人员,在现场给各家庭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早期干预指导、示范婴儿被动操、解答育婴困惑等,各位家长和早产儿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纷纷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达到了向早产儿家庭宣传普及治疗和康复知识,携手家长们更好地帮助早产儿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此次“大手牵小手”主题公益活动旨在关注早产儿,让家长们对自家早产儿充满信心。早产儿的家长们在迎接那些早到天使们时,也许会迷茫、会焦虑、会失落,他们不甘心,却无从下手,相信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后,他们会增加一定的育儿经验,比之前更有信心将他们的宝贝照顾好,带着孩子健康成长。
右医附院新生儿科成立于2008年,是广西重点建设学科、广西妇幼健康服务重点专科、全国地市级20家NICU网络成员科室,曾获“全国卫生系统人文科室”荣誉称号。科室现有技术人员39人,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生4人,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总开放床位45张,其中NICU 15张,新生儿科30张,设有新生儿病房、NICU、新生儿门诊及新生儿护理门诊。各种抢救、监护、生命支持及相关研究的现代化技术设施基本齐备。科室率先在桂滇黔交界区常年开展了极早早产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救治与管理、危重症呼吸支持技术、高频震荡通气呼吸支持、外周动静脉同步全换血术、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TPN)、脑功能监测、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术、早产儿出院后系统随访,脐静脉置管术等特色技术。与院内产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康复科、耳鼻喉科、小儿外科、儿内科等科室,形成了院前急救—危重症转运—重症救治监护—早产儿随访—儿童康复等多学科协作的健康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广大早产儿救治成功率,有效保障了宝宝的健康成长。目前右医附院成功救治的早产儿最小胎龄为25周,最小体重680g。年收治早产儿近1000人,每年救治各种高危早产儿约200人次。医务人员在早产儿出院后积极进行系统追踪随访,随访率达到98%以上。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