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及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下,护理质控中心不断完善质控组织体系建设,健全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以数据监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深挖数据质量内涵,科学引导质量改善,为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构建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挥质控指标导向和驱动作用,提升质控管理能力
一是实现以数据为决策依据的质量管理模式。依托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3.0版指标变量结构化信息采集,将我市质控指标与国家同期、自身同期对比,识别并反馈质量问题及相关因素,提高质控信息对临床护理质量改善的参考价值。二是质控监测信息不断细化。三是逐步扩大指标上报覆盖率与填报率,实现全市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全覆盖。
二、健全指标闭环管理体系,优化双向联动机制
一是完善逻辑检错机制,提高数据准确性。加强对医疗机构上报数据审核,完善质控中心与医院数据管理员双向交流机制,实现全年数据零漏报。二是健全指标闭环管理体系,提升管理科学性。构建“监测-分析-预警-反馈”一体化闭环式管理体系。形成季度分析报告呈现全市基线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对问题医院单线直管,实现市级质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双向反馈。
三、深挖指标引领下科学数据内涵,推进质量持续改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印发 2021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76 号)将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作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将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列为市护理质控中心 2021 年重点质量改善项目。
经在全市范围开展两轮基线调查,修订形成了《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过程质控工具包》(天津执行版),并在全市推广应用。联合重症、麻醉、感控质控中心,征集专家建议,共识 CVC 置管标准,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四、以评促改优势共享,赋能全市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在全市征集、评选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 5 项优秀项目,推送至国家参评“2021年度提灯奖”,其中“预防成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持续追踪与效果评价”改善项目已入围,下一步拟在全市组织经验交流,促进优势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我市护理服务标准化建设与专科水平协同发展。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