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被确诊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生们给我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经过一个多月治疗后现好转了。”家住长丰县的张阿姨今年68岁,不久前,她因左肾上极神经内分泌肿瘤伴肝、骨转移导致右下腹疼痛伴黄疸入住安医大二院肿瘤科。入院后医生结合西医施治予以解痉止痛、保肝退黄等对症处理后,患者腹痛好转、转氨酶有所下降,但胆红素仍持续上升黄疸持续不退。面对单用西药“退黄”效果欠佳的状况,科室中医师随后参与治疗方案调整,增加中医治疗以辅助“退黄”。
“从中医角度来看,患者黄疸考虑为湿热内蕴肝胆、气滞血瘀所致,患者病久兼津虚、胃虚,因此处以清热利湿、祛瘀退黄之剂,同时意顾护患者气津。”该院中医师殷娜介绍,中药处方与西医保肝治疗同时进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日前张阿姨项指标稳定,顺利出院。
张阿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正是近期安医大二附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为贯彻执行《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8月起,安医大二附院在临床诊疗开始试行新模式,将院中医力量化整为零,分散至相关专科并参与到患者临床诊疗工作中,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中西医结合施治的效果。安医大二附院中西结合诊疗模式自运行以来,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提升了综合治疗效果,达到拓宽疑难疾病治疗空间、提高慢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据了解,该院通过深入挖掘中医优势病种,将与中医治疗联系紧密的肿瘤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临床科室作为重点对象,选派中医师常驻科室各病区进行中西医结合试点工作,协助解决单独采用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的病症,如癌性疼痛、癌性乏力、肝肾功能损伤等。常驻医师每日随各治疗组查房,密切了解患者病况,对需要中医介入解决相关问题的病人以会诊模式开处中药方剂、针灸治疗等。该模式一举改变了患者以往接受中、西医治疗带来两次住院的情形产生。
安医大二附院执行院长田仰华表示,接下来,医院将进一步推动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诊疗的方式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不断促进中西医临床工作中的优势互补、深度融合。(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陈婉婉)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