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晋城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从政治上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突出涉疫药品“保供稳价”,严守药品质量安全底线,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决扛起涉疫药品“保供稳价”政治责任。聚焦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工作重心,从紧从严从实从细推动防控感染和医疗救治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特别是“新十条”发布后,全市涉疫药械市场需求量激增,在涉疫药械保供稳价方面提前谋划,靠前服务。一是建立重点涉疫药械日报告监测制度。对监测的 20种常用治疗药品和 2种医疗器械的库存、购进和销售情况,日统计,日报告,确保底清数明,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积极拓宽药品采购渠道。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和药械企业座谈会,出台涉疫药品采购奖补办法,以真金白银措施鼓励批发、连锁药企多渠道采购重点药品。至 12 月 31 日,共采购回退热镇痛抗病毒类药品57.66万盒,日储量基本达到了主城区人均 1盒的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燃眉之急。三是努力满足群众购药用药需求。在全市 893家零售药店全部设立了防疫药品专柜,通过公众号、网站、抖音等平台多渠道向广大群众公开购药电话,提供送药上门服务,方便群众按需、快捷、无接触的购药用药。此外,市局还发布了《群众购买涉疫药品温馨提示》,推荐了282种功能相近的药品,有效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储备,合理用药。四是加大涉疫药械管控力度。紧盯连花清瘟、布洛芬、扑热息痛、酒精、N95口罩、抗原试剂等 6类药械,对重点涉疫药品实行实名登记限购和拆零销售。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开展药械质量价格监督检查1451次,立案调查2起。
切实履行药品质量“安全底线”监管责任。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以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开展专项检查4701 家(次),发现排查整改问题 455 个,监督抽查 514 批次。全年共办理药品类案件286件,罚没款459万元,案均罚没款1.6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在省局组织的“两品一械”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排名第一。查处的朱某某非法加工经营中药饮片案,没收违法所得52.2万元,罚款151.4万元,共计203.6万元,强化了药品监管执法的震慑性和导向性,突出了公正执法、依法办案,让监管长出了牙齿,让违法者付出了代价。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