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集采后,价格跳水,似乎为遏制支架不恰当使用、过度使用或个别滥用带来了“机遇”。我在去年年末集采结果尚未落地时,就写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堤内损失堤外补,政策尚未到位,对策已经出台》的文章。逃避集采的对策如下:
一、不在集采范围的药物球囊的使用大幅增加。
二、打着“精准放支架”的幌子,增加支架植入前的评估检查,如血管内超声、FFR等检查,费用都以万计,需患者自付。
三、打着“创新”的旗号,大规模推3万元的生物可降解支架。这个费用也需患者自掏腰包。因为众多患者担心支架是金属异物,长期留在血管中会出现问题,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概念,从它出现起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兴趣与关注。但研发至今,并未看到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据,生物可降解支架在安全性与有效性,尤其是改善预后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如果认真评估,集采后大幅降价的药物洗脱支架显然是利国利民的选择。
以上对策,最受伤的还是广大患者,不但要自付更高费用,而且要接受更多无必要的评估检查。
集采使支架大幅降价之所以不能动摇过度医疗、过度支架,是因为它不可能从体制上铲除医疗逐利的祸根。如果医院运营发展的机制模式不变,考核科室与医生的评估系统和多做多得的奖金激励政策不变,怎么也没用。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我国这么快兴起,可以预测会快速淘汰集采后的药物洗脱支架。其根源一是医疗逐利的必然,二是资本的推动,快速淘汰安全有效的适宜技术。支架是资本获得最大利润的高质耗材,因而资本的介入与干预也是最强劲的。
医改的根本是改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公立医院的运营发展机制、评估体系与激励机制。凡是医改成功的经验,都是预防、康复做得好的医院。
作者简介:胡大一,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控烟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