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正处于秋收、秋耕时期。受阴雨天气影响,省内多地的农田存在积水。在田间地头作业时更需注意预防钩体病。
1、什么是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一种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简称钩体病)。鼠类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人类接触带菌的野生动物、家畜和疫水后,通过暴露部位的皮肤、黏膜感染机体。个体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感染菌株的不同,使得临床表现也轻重不同。
钩端螺旋体属显微镜下形态(暗视野)
2、钩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钩体病主要是接触传播。①经水传播:影响因素有鼠尿污染稻田、土壤,暴雨积水,洪水淹没等;②其他接触如实验室工作,涉水,屠宰等;③直接接触;④经污染的物品传播。
3、哪些人群属于钩体病的易感人群?
全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获得比较强的同型免疫力,但对不同型别的钩体仍然易感。农民、渔民、屠宰工人等感染机会较多。
4、钩体病的流行特征?
⑴地区分布:本病分布广,以热带、亚热带为最多。我国以长江流域以南,东面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较为严重。
⑵季节分布:流行夏秋季(4-11月)。
⑶年龄分布:青壮年为主,农村儿童和老年人也不少见。
⑷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和参与农业劳动的人群、渔民和屠宰工人等。
⑸流行类型:主要有稻田型、雨水型和洪水型三个型别。
5、钩体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钩体病潜伏期平均(2—28天)。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脑膜脑炎型。钩体病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概括为“三症三征”。
三症:①寒热:急起发热,体温可达40℃左右,伴有寒战。②酸痛:头痛,眼眶痛明显,全身肌肉酸痛。③周身乏:全身乏力显著,肢体无力,行动不便。
三征:①眼红: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无脓性分泌物、无疼痛、无畏光感。②腿痛:腓肠肌(腿肚子)压痛,轻压即有痛感,比较有特征性。③淋巴结大:指腋窝、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6、怎样预防钩体病?
⑴控制传染源:①猪的管理:猪圈要能防鼠,分圈养猪;对猪进行活菌菌苗免疫接种,带菌猪可用链霉素。②灭鼠③犬的管理
⑵切断传播途径:①改造疫源地:环境、水源、饲料的卫生和消毒;设立疫水警示牌。②防洪③避免水田作业,不能避免积水作业时需穿长筒胶鞋。
⑶保护易感人群:①积极开展钩体病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大众自我防护意识。②预防接种:应根据当地流行的主要菌群储备钩体多价菌苗进行接种。③预防性治疗:对高度怀疑已受钩体感染的人实施预防性治疗。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