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新疆被确定为3个试点省份之一。
我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如何?打破了哪些壁垒?10月初,记者探访了在全区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的和田地区。
10月6日,皮山县医共体总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为患者做床旁B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昕摄
信息化建设破壁垒
10月6日上午,和田市吉亚乡玉叶村卫生室,村医热比古丽·阿布来提向吉亚乡卫生院内科发出远程会诊申请。
她面前坐着的,是玉叶村村民布合迪其汗·买托合提,患高血压已有5年,通过用药、调整饮食结构等,血压持续保持稳定。“这两天,我的头一直很晕,有时候感觉都站不稳。”布合迪其汗一早便来到了村卫生室。一测血压,高压164、低压106。没等一会儿,吉亚乡内科主治医师吐尔荪·托合提打来了视频,详细询问布合迪其汗情况后,给出了到乡卫生院住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
“除了远程会诊,平时只要遇到问题,我们可以随时给上级医院专家发微信、打电话,提升了服务效率。”热比古丽说。
10月7日,和田市吉亚乡卫生院内科医生为该乡玉叶村村民远程会诊。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昕摄
为提升县域内医疗业务协同能力,和田地区推动建立“地—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上联援疆省市、自治区级医院,下联乡村。8个县市实现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医学检验县乡两级全覆盖,基本实现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同时,各县市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着力打通县域内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电子健康档案等平台互联互通。
得益于信息化加持,和田地区打破了时间、空间、人员壁垒,让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
今年6月,皮山县医共体总医院接诊了一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经远程会诊,该院和国内知名医院专家决定用微创机器人为患者实施手术。
6月21日,两地专家通过远程同步进行实时手术操作,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超远程5G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手术历时1小时,术中出血仅5毫升,预后良好。
新用人机制促“造血”
10月9日,洛浦县医共体总医院洛浦镇分院,护士长凯比努尔·拜克尔站在护士苏比努尔·吉力力的对面,仔细观察她为患者做雾化的每个步骤。随后,将其叫到护士站,详细讲解她在整个流程中不规范的操作。
凯比努尔是洛浦县医共体总医院的一名护士,今年6月,通过竞聘上岗,成为洛浦镇分院的护士长。
洛浦县医共体总医院开展医疗护理培训。包璇林摄
为更好地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和田地区统筹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8个县市医共体均成立管理中心和共享中心,在规章制度、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
洛浦县每年对医共体总医院中层干部、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竞聘上岗制,建立能者上、弱者下用人机制。采用“县招县管乡用”的用人模式,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中心通过医院公众号、各类媒介平台为乡村两级招聘医护人员。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护人员和医学院校毕业生。
新用人机制实行以来,洛浦县医共体分院共竞聘上岗37人次;乡镇卫生院招聘1019人次,县医院招聘1189人,县招聘乡用1019人次,为乡镇卫生院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这几年,通过三级医院帮扶专家、援疆专家带教,从援疆省市到三级医院,再到县域内培训,凯比努尔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护士,还取得了中级职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需要护理的同质化。我们卫生院一共7名护士,6名都是聘用了一两年的年轻人,有理论,缺实践。”凯比努尔说,她先从规范每个护理环节入手,除了让护士掌握要领,还要带着大家学习常见病的发病机制、注意事项等,确保每次护理都能让患者明明白白。
“农忙快要结束了,看病的患者会增多。我们必须抓紧这段时间好好学习。”借鉴在洛浦县医共体总医院时护士长们传授的经验,凯比努尔正在梳理护理操作、理论学习方面的知识点,准备整理成册发给每个护士。她还计划每周进行一次小考,有针对性地补短板。
“现在基层的医疗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了,给医护人员的政策也越来越好了,我得引导、督促大家不断向前!”凯比努尔说。
10月7日,皮山县医共体总医院阔什塔格镇分院,医生正在给患者做胸片检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昕摄
绩效考核提干劲
10月7日,皮山县医共体总医院阔什塔格镇分院,门诊楼有序接诊、中医馆人流不断、消毒供应中心设备滚动……该院院长阿卜都柯热木·扎柯尔盘算着,将骨科医生送出去学习,回来开展手术。“我们今年计划收入800万元,把欠款和各项开支刨除后,到年底,保守余留50万元。”阿卜都柯热木说,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后,卫生院发展肉眼可见。
这两年,和田地区全面实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医共体内绩效工资实行自主分配,同岗同酬。
“以前,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没有绩效工资。现在,不仅都能拿到绩效工资,最高的一个月能拿到1500元—1700元。”阿卜都柯热木说,薪酬制度的落实,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干劲儿越来越足。
为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阔什塔格镇分院将绩效工资与医护人员的学历、职称,是否持证进行捆绑,能者多得。同样的岗位,不限年龄,只要提升了学历、晋升了职称,都会“加鸡腿”。如今,只要有培训,阔什塔格镇分院的医务人员都会积极参与。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医护人员的持证率在不断增加。“我们的三年计划是持证率达到70%—80%。”阿卜都柯热木憧憬着。
和田地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和田地区将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医护技药管不同岗位薪酬分配系数,逐步缩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医院同等年资和水平的医务人员薪酬差距。建立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激励奖惩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相关附件>>
8月27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8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北京人民大会...
为科学编制我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开发“十五五”规划,...
8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教启动。最高...
8月24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暨产...
为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助推我省体外诊断试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