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市医疗保障局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举办“第二届西部高质量发展及DRG和国考论坛”,各级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1200人参加会议。本次论坛以“DRG挑战与国考应对”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分享DRG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实战经验,着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伴随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各级公立医疗机构都面临回归公益性、提质增效的战略转型。DRG/DIP付费改革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公立医院运行补偿新机制,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的重要手段。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持续推进DRG/DIP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委托国家DRG技术指导组培训DRG业务骨干4人。2023年举办DRG/DIP培训班12期,参培人员达21143余人次,覆盖各级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2023年2月份,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举办“第一届西部高质量发展及DRG论坛”,3月在喀什市召开“新疆·喀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5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现场推进会,10月份在昌吉市召开“自治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会议”,邀请国家DRG/DIP技术指导组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先进省市多名专家、学者解疑释惑、传经送宝,解决医疗机构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抓住支付方式改革试点的机遇期,充分发挥DRG付费“指挥棒”的作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DRG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临床DRG专家库,提高四级手术占比、规范临床路径,强化病案质控、开展成本管控,优化薪酬制度,形成了全院“一盘棋”格局,实现了医保医疗高效协同。总的来说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建立多学科多层次DRG培训体系;建立院内DRG病案质控体系;建立病案首页校验机制;建立DRG病组分析机制;建立MDT管理团队;建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考核体系,这些做法都值得学习。通过两年的努力,一附院CMI值由1.0087提升到1.16,次均住院费用由2021年的18535元降到2023年的16564元,非必要检查明显减少,收入结构更趋于合理,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国考成绩从105名提高到88名,进入全国前百,成绩来之不易。
近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化妆品快速检测实操培训会,...
8月12日上午,泰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导者培训计划”参访团...
为规范和整顿医疗服务市场,推进我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走深走...
2025年8月11日,广西高院在南宁召开全区中级法院院长...
8月12日上午,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疾控局联合举...
为巩固“一体两翼”监测格局中医疗机构的监测主渠道作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