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度重视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多举措高效序时推进,着力打通为老服务“神经末梢”,2025年将建成500个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35年全省城乡将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一是“高位式”谋划,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将创建工作纳入《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列为省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成立联合创建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创建工作。2月底启动国家及省本级两级联创,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创建100个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35年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城乡全覆盖。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工作作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项具体举措,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任务。铜陵市等地以市老龄委名义下发创建通知,在高位部署的同时,注重调动发挥住建、民政等部门作用。池州市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市级对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分别给与2万、5万元奖补,县区按照1:1标准配套进行奖补。利辛县卫生健康委出台文件对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的分别给与2万、3万元奖补。
二是“靶向式”指导,确保创建工作规范高效推进。举办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创建标准、评分细则、申报流程等进行解读、培训,各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办)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负责同志和相关专家全部到会培训。蚌埠、宿州等市也纷纷举办培训班,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展开培训指导。建立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联络员制度。各级卫生健康委(老龄办)在创建过程中,注重把握各争创社区工作进展,安排专人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下沉式”督导,确保创建落地不走偏不走样。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组织4个评估组,分赴16个地级市对44个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单位和部分省级创建单位进行实地评估,从居住环境、日常出行、社区服务、社会参与、氛围营造、科技助老、管理保障等多个方面评价评估基层社区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情况,推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理念落地落实。合肥、安庆等地开展全方位“融入式”检查指导,推动社区在创建中围绕为老服务宗旨,紧贴实际打出服务老年群体“实招”,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省老龄办)
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