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和12315消费投诉举报数据显示,微商成为销售假冒伪劣防疫用品重灾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经营主体无合法资质。无合法经营所需要的证照,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一旦事发,立即“隐身”,造成监管部门追查困难,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商品和服务质量无保障。其进货渠道、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完全靠个人口头承诺,夸大宣传,欺骗误导,不承担“七日无理由退货”责任,危害较大。
3、支付方式不安全。不法微商通过“微信转帐”“微信红包”“货到付款”等形式完成支付,无第三方支付平台做保障,消费者容易上当受骗造成“钱货两空”。
在此,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虽便利,不法微商要警惕。正规网店均会在首页内公示营业执照、许可信息等内容的照片或链接,请消费者选择正规网店消费。不要轻信“朋友圈”“微信群”里的购物宣传信息,不要通过陌生人的微信“好友”购物,预防消费风险,避免上当受骗。
为进一步提升专职检查员业务能力,近日,省药品监管局检...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大程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省药...
9月24日,2025年贵州省药物警戒技能大比武活动在...
药品经营(批发)许可信息通告(2025年第37期) 原...
药品是如何生产的?药品现代化物流是什么样的?中药...
贵州讯 近日,贵州省药监局印发《贵州省医疗器械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