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药品生产监管的针对性和靶向性,绍兴市局以信用为牵引,构建“信用+审批+监管”闭环管理模式,推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落地,提升监管与服务效能。今年以来,持续采集48家药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开展信用等级动态评价,做到“应采尽采、应评尽评”,结合评价结果,办理行政审批72件,检查企业21家次。
一是以信用为牵引,评价全覆盖。贯彻落实《浙江省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安全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绍兴市药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方案》,市县联动、专人负责,全面采集药品生产企业检查、抽检、执法等信用信息,督促企业及时申报信用修复和正向加分,确保评价结果准确。截至目前,已按要求采集48家药品生产企业信息,覆盖率达100%。
二是以分级为依据,审批提速度。将信用分级结果引入行政许可工作中,对信用评价为A级的企业实行换证、出口证明办理免检或简化检查激励措施,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速度,优化医药产业营商环境。如在出口欧盟原料药证明审批中推行免检或简化检查措施后,审批时间压缩近96.7%,实现“一日办结”。今年以来,已办理相关行政许可72件,同比增长28.6%。
三是以结果为导向,检查增效能。将信用评价B级及以下的企业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关注历年历次检查、抽检、探索性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结合涉疫药品、含兴奋剂药品、集采药品等专项整治行动,科学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要点,加大检查频次。今年以来,已检查药品生产企业21家次,对重点企业开展靶向检查7家次。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能力大...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周年。9月26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