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动态网!

福建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的通知

时间:2022-04-09 02:43:47作者:佚名

  各设区的市卫生局,厅直属各医疗单位,福建医大、中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省中医药研究院,省老年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了加强我省癌症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癌症危害,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福建省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卫生厅

   二OO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福建省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

  一、背景

  (一)我省癌症危害日趋严重

   我省是癌症的高发省份。近20年来,癌症的发病、死亡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据全省死因监测点资料显示,2002年癌症占全死因的构成比是城市31.34%,农村占22.78%,即每死亡3-4人就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我省居民的首位死因。癌症的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非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呈现持续上升,造成更多的人群暴露于这些危险因素之中。目前全省每年新发病例7-8万例,死亡6万,现患9万例。

   癌症造成的经济负担日趋沉重。据有关部门估算,我省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超过30亿元,癌症成为我省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农村,癌症的危害已成为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二)我省癌症防治成就与问题

   省委、省政府一贯重视癌症的防治与研究。“七五”期间制定《福建省癌症防治规划纲要(1986-2000)年》。建立了各级肿瘤防办、医院肿瘤科及肿瘤防治研究所为主的专业防治队伍,以及县、乡、村三级癌症防治网。开展两次全省性的死因回顾调查,基本掌握了我省癌症的流行状况。开展了胃癌、肝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掌握了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癌症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但我省癌症防治的总体水平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癌症防治工作投入严重不足,而有限的癌症防治资源又大多用于癌症患者的中晚期治疗,重治轻防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极低。此外,农村的癌症防治工作较为薄弱,对高发地区癌症的严重危害尚缺乏有效的对策,影响健康公平性的体现。

  (三)癌症防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为我省癌症防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事实证明,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防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研究证明80%以上的癌症是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所致,早期癌症又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当,癌症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预防和减轻的。

   为此,根据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要求,结合我省情况,制定《福建省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以指导我省癌症防治工作。

  二、指导原则

  (一)坚持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及“以农村为重点”等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癌症防治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使癌症防治工作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二)癌症防治与其他重大疾病防治相结合。

   癌症防治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及推动癌症防治工作,将癌症防治与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治相结合,提高疾病防治措施的综合效益。

  (三)重视农村,突出重点。

   以农村高发地区及某些城镇社区为重点,抓好典型示范,因地制宜地开展癌症预防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工作,提高癌症防治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政府领导,全社会参与。

   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开创我省癌症预防与控制的新局面。

  三、总目标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癌症防治工作体制和协调机制。

   健全癌症防治网络,提高癌症防治队伍的素质及癌症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癌症防治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全民防癌意识和全社会对癌症防治工作的认识。

   开展癌症住处的收集和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加大重点病症防治工作力度,为最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创造条件。

  四、具体目标

  (一)完善全省癌症信息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癌症数据库。

  (二)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人群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达到50%。

  (三)结合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推行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特别是控烟、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及减少职业危害等。

  (四)推广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技术指南。

  (五)在农村高发地区及某些城镇社区建立重点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示范基地,其相应癌症的早诊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0%。

  (六)推行主要癌症的临床诊治指南。推广姑息治疗和三阶梯止痛方案。积极进行康复指导。

  五、重点癌症

   确定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及鼻咽癌为我省癌症防治重点。

  六、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政府领导、多个部门合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癌症防治工作体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癌症防治工作的领导。组建癌症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技术指导。开展癌症的相关研究,为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抗癌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癌症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二)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癌症信息数据库。

   加强癌症发病、死亡和生存率等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评估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建立和完善全省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网络和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群死因监测系统。

  1.建立和完善癌症发病登记网络。推行《中国肿瘤登记规范》,在全省开展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工作。建立以全省各级各类的医疗机构为网底的,各设区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实施,省肿防办全面负责的福建省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网络。省肿防办负责全省恶性肿瘤发病的收集与分析工作,通过结合死亡资料,分析我省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趋势、对策,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各设区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收集、核查、分析本地区的恶性肿瘤相关资料。

  2.在全省死因监测点开展癌症死亡监测工作。利用死因监测资料,开展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人群全死因统计分析。

  3.利用国家或省疾病监测网络资源,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癌症的发病与死亡登记工作,以逐步形成癌症信息监测网。

  4.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患者临床诊治与生存资料的登记及随访系统。

  5.编制相关软件,逐步实现癌症发病、死亡以及临床资料经常性的收集、存储、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积极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计划,将癌症预防措施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工作中,并认真组织实施。

  1.编写各种图文并茂的癌症防治知识普及本。

  2.在省疾病监测点或高发区开展癌症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根据其变化预测癌症的流行趋势,为人群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3.大力推动全省控烟工作,在各类人群中开展戒烟干预,特别是要控制医务人员和青少年吸烟。

  4.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加大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提高新生儿乙肝病毒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

  5.根据1997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编辑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小折页、宣传画等。

  6.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执法监督,逐步降低职业危害并减少由此所致的癌症。

  (四)组织实施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计划。

  1.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知识。宣传癌症的警示症状或/及体征。将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知识作为专题纳入执业医师的继续教育内容。

  2.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部分癌症如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及胃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指南。逐步建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示范基地,培训干部、推广技术。

  (五)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主要癌症的临床诊治指南。

   将肿瘤学列为本科教育的选修课。推行(或实施)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主要癌症的临床诊治指南。将“临床诊治指南”纳入肿瘤专科继续教育。实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及肿瘤专科医师准入制。按照省卫生厅2002年颁发的“福建省肿瘤疾病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做好肿瘤诊疗工作的管理。为促进肿瘤临床研究,应按照“临床治疗规范”(GCP)的原则,积极开展主要癌症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六)重视姑息治疗和止痛,积极康复指导。

  规范姑息治疗方案,推广三阶梯止痛方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癌症防治工作的领导。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协调全省的癌症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全省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开展监督检查。

   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协调本辖区的癌症预防与控制工作。根据省级《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制定当地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将癌症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目标责任,落实相关工作经费,开展防治工作。并组织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有关社会团体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推行癌症预防与控制的各项措施。政府鼓励团体及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癌症防治工作。

  (二)加强癌症防治队伍建设,健全癌症防治网。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整合、组建队伍,逐步形成网络,充分担负起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任务。举办癌症预防与控制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提高队伍素质,促进癌症防治工作。

   要积极开展肿瘤专科教育及继续教育,将癌症防治策略、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指南、癌症临床诊治指南、癌症姑息治疗方案及三阶梯止痛方案等纳入教学内容。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资,保证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

   各级政府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癌症防治工作需要,逐步增加癌症防治的经费预算。支持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及癌症数据库的建立,支持农村高发地区及某些城镇社区癌症防治示范基地的建立。同时应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资,继续支持控烟、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控制职业危害,以及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癌症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癌症预防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知识。

  1.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的作用,与癌症防治机构及专家充分合作,积极提供癌症防治宣传服务,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2.充分利用每年4月份的“抗癌宣传周”,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癌预防与早诊早治知识。

  3.鼓励社会团体及癌症防治机构通过网站进行癌症科普教育及咨询服务。

  4.癌症防治机构应建立癌症预防及康复咨询与早诊早治科室,将健康教育、癌症预防、临床诊治及康复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八、考核与评价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对当地癌症防治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予以解决。2007年及2010年组织中期和终期评估,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各级主管部门。

  

  主题词:疾控癌症防制规划通知

  

  福建省卫生厅办公室2004年6月28日印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hjh/zxgh/200807/t20080721_231511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动态网 bjdt.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